曾答應朋友,如果是有趣的,就寫出來分享一下。現試試整理筆記寫寫,看我還記得多少。都一段日子了,以下寫的可能會有不少錯漏,希望沒有太大的誤解。
22/9/2011
區說,他是一個背囊客,旅行時,他知道自己的起點和終點,但中間的旅程,多是未知數,去哪裏乃隨心而至。如何遊歷?他走路的時間多於乘巴士,更多於乘飛機。
一開始,他解說取這門課的名字的靈感是來自史丹福大學人類學一名教授的10 Things in Innovation的課。另外,就是大英博物館館長 Neil MacGregor 的書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
區先比較原始部落的人和現代人的不同的了解世界的方式,說說旅行是怎麼一回事。他說,原始部落的人不會離開自己村落 20 公里范圍之外,這些人只靠先輩流傳下來的傳說和歷史去了解世界,因此只得狹窄的世界觀。而自書寫(語言和文字)出現後,時間和空間的框架與束縳得到解放,因為人們的世界觀也改變了。他引 MacGregor 書中一句「writings . . . offer us the chance of other existences」來解說旅行同樣也是 offer the chance of other existences。
區憶起多年前到尼泊爾旅行,他住的小旅館的老板娘說「城市人走到山裏,山裏人走到城裏」(我想起了《圍城》),許多人都渴望過另一種生活。
他聽說若果在智利的地上鑽一個洞,穿過地心,一直鑽,就會鑽到中國。他試着把地圖卷起,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鑽洞,結果會鑽到中國曾經的首都西安去。他又試着在香港這邊鑽,結果原來在我們的腳下是 Atacama Desert,世界上最乾的沙漠。
他用上面的例子來說,旅行許多時就是要到地球的另一個極端。香港是個富裕的社會,生活節奏急速,也是一個文化沙漠。那麼我們便想看看貧窮的地方,試試不看手錶而悠閒地生活等。他也說了一個笑話來嘲諷自己。他在馬拉維的時候,跟他一起搭順風車的老伯問他為什麼要到 Salami,區說他想「去看看」。區說那時儘管他跟同行的朋友已是衣衫襤褸的模樣,那老伯還是回應道「you guys must be very rich」。這件事令他想到人們常說「體驗貧窮」,那是何等高高在上的姿態。
此為他的引入。接着他就入正題,介紹第一件物事--摩艾 (moai) 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