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

教我如何說再見(issue 48)

本來說過半年後才回來寫blog,但卻驚覺參加不久的兩周一聚要結束了,只好破戒說來說一聲「再見」。

初初發現這個網聚,我是很高興的。我喜歡文字,也渴望與他人交流。兩周一聚把不同的人凝聚起來,我們彼此藉着文字分享心中點滴,是多有意思的事!

我本來滿心歡喜地想通過兩周一聚與各位交流,並打算考完A-Level 之後認真地跟大家打個招呼,但想不到等不到四月,兩周一聚已結束了,多可惜!

不過,我不會傷心的。

因為說「再見」,不即是說將來會再一次見面嗎?

儘管我不知道何時再見,但我深信,這樣好的網聚一定會再回來的。

最後謹謝謝兩周一聚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沒有你們,我也沒有機會在這裏留下這番話了。

謝謝!祝各位安好!再見!

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

瑪嘉烈的風景

父親的床貼着玻璃窗。
窗外是幾千萬的豪宅也買不到的開揚景緻。

川流不息的高架橋跟五顏六色的貨櫃碼頭一樣繁忙。
矮矮的美孚新邨與維港兩岸的摩天大廈相映成趣。
港島的大山呼應着不遠處的幾個小島嶼。
一條橋跨過了海峽。

橫雲分隔了海和天。
那,是一片不甚缺角的遼闊天空。
真的很難得。

這是一幅幾米寬的卷軸畫。
我貪婪地左瞧右看,卻發現這大畫,用上半天也看不完的。

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大地就在我腳下。
我忽有坐擁半壁江山的氣勢。

我笑道:「爸爸你可以躺着,舒服地欣賞幻彩詠香江了。」

說笑而已。

這幾天正哀悼不幸的他們,暫停了。誰也沒心情看吧!
況且,當你痛起來時,再旖旎的風光又與你有何相幹呢?

我知道,
縱然窗外的景色再美,它也不是屬於我們的。

爸爸,快些好起來吧。
健健康康地回來,看我們家的風景,最好。

2010年8月24日星期二

昨晚,菲律賓和香港的天空都在哭。

我的心很難受。


為什麼結果卻是這樣令人悲痛呢?

難道真的是「生有時,死有時」?

我想不通,只知道生命原來可以很脆弱。

祝願逝者在天堂得到安息、傷者得到醫治、受害者家屬能得到平安。


也希望病情反覆的爸爸能盡快康復,不要再受病魔的折磨。

看着他辛苦得起不了床、大聲叫喊、翻來覆去,我卻只能愛莫能助地站在一旁。

那感覺是說不出的無奈和擔憂。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博記

這個blog 顯示的最舊文章是《老人與狗》。

但其實,這個blog 的誕生日是零九年六月八日,第一篇文章應是《德德》。

(這麼巧?兩篇都有狗?)

《德德》之前的文章,都是我從xanga、sina 搬來這裏的,那些都是我喜歡的,自然是敝帚自珍了。

總覺得自己現在的文筆、文思不及以前,可能沒寫太久,生疏了,又或是江郎才盡?

因此,我參加了兩周一聚,除了交流外,亦希望練練筆。

現在,我選了三篇此blog 誔生前的文章,有興趣的共我一起懷緬昔日的情懷吧:

毛線裏的故事

雨中的歌

夜雲

2010年8月20日星期五

窗外的小山

她是個多情的少女。

心情好的時候,她會驀地跳到你跟前,擺弄一身翠衣裳,笑着拉住你問好看不。那明豔照人的樣子叫你驚喜萬分。

可更多的時候,她愛傷春悲秋。黛衫外再披一襲雲般輕紗,她靜靜地佇立在不遠處,顧影自憐,使你感到可望而不可即。

假裝生氣時,她嬌嗔滿面,然後提起墨色的裙腳,頭也不回地躲進水簾裏,不肯出來。你只好等待,等待水流盡了,她帶着羞澀的容顏款款步出。

她真是個讓人生不了氣的可愛女子。

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

我的好朋友 (issue 44)

說及我生命中的第一個好朋友,那一定是甄。她是我第一次小學轉校後認識的同學。

甄的個性溫順,笑起來卻如燦爛的陽光,予人正能量。和她做朋友,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小孩子,總愛到對方的家裏玩。她家境比較富裕,房子是一幢有魚池在前院的別墅。她的前院裏還養着一對白兔和一些花草。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過這樣的人家。雖然她家裏有錢,我也只是羨慕一下便算了,因為有錢無錢和交朋友是不相幹的事。在她家裏,我還開了別的眼界。第一次看見《聖經》和古箏、第一次知道《哈利波特》的書和電影。

為什麼和她那麼要好呢?我想,是因為我們都愛看書吧。我記得,有空的時候,我們常相約到書店逛逛。真愜意。

可惜,快樂的時光並不恆久。因為,「驛馬星動」的我又搬家了,這次是更遙遠的地方。開始的一兩年,我們時保持通訊,訴說兩地的生活。不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書信愈來愈疏,漸失去聯絡。多年過去,偶爾想起她,想再寫信給她,卻想不到說些什麼好。

原來,過去了的就過去了的,我們永遠追不回。我只好把我倆快樂的回憶好好收藏。這就是所謂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嗎?儘管這裏說的不是愛情。

不管如何,每次我想起甄,腦海裏總會浮現這樣的畫面:

這是某個暑假的黃昏,橘色的陽光柔和地撒落在小鎮的每個角落,靜謐的江水如金子般閃閃發亮,種滿樹的長堤上有兩個親密的小女孩。她們剛逛完書店,正手挽手地走回家,一路上笑語串串。

這感覺溫暖、純真,恰似一幅美麗的圖畫。

杜杜的《住家風景》

More about 住家風景

劉紹銘說這本子文字「溫潤如玉」,我覺得這是貼切的形容。

每篇的篇幅很短,句子簡潔,節奏明快。讀着的時候心裏很舒服,這是一本清爽的散文集。

書中不乏啟迪人的道理,雖是老生常談,卻提醒了我許多。我不應給自己太多負擔,要記得常由小事中學會感恩和喜樂。

不過,作者的思緒偶爾會飛轉得太快,從A一下子跳到B,我不太能跟得上。然而,這證明作者是想到什麼便寫什麼,不必討好誰,最重要是把那刻珍貴的感覺如實記錄下來,毫不矯柔造作。所以,讀這書時,我有一種讀日記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書摘:

〈無處不在〉--那真理是無處不在的。不論你的手伸向天,還是伸向一隻小飛蟲,你都可以找到幸福與安慰。
        如果有個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望向窗外天上的一隻飛鳥,並不一定表示他無心向學。他只是在學另一些東西。

〈不去找〉--安妮法蘭克就說:「為甚麼在不快樂的時候還要想更不快樂的事情?那是愚蠢的。我們還年青,我們要過一些好日子。」
       我只知道:快樂時快樂。假如苦難的日子要來到,它自會來。我不去找它。

〈喜悅〉--令我快樂的,往往是細小而意外的事。
      街上的一塊碎玻璃,在太陽下閃閃生光,我也可以停下來細看。有時候睡醒,因一些巧合的反射作用,發現枕頭上有一道小巧的彩虹,那種喜悅真是難以形容。

〈找〉--愛,對某些女人來說,是被愛。因此她在等,等了一輩子,愛她的耶穌始終沒有出現。
     愛,是去愛。
     耶穌愛我們的最好證明,是我愛耶穌。不能等,更不用找。愛,就是現在。

〈隱藏〉--真正的寶劍是在鞘裏的。真正的聖人永遠隱藏了他的面孔。他的光芒不是刺眼的。只是月的光華,柔美吉祥,如珍珠,別人只覺着柔和的光,而不急於尋找光的來源。
      她的愛是輕的,她在你身邊走過,祝福了你,撒了玫瑰。你還不知道,她已經走開了。

〈必須小心〉--有另外一些孩子,到了中學一年級,已經想很多問題:生命是甚麼?人生有最終的目的嗎?世界上有真理嗎?這類孩子是比類敏感和聰明的。問題是他們的感情上的波動也比較多變化,起落不定。而且有一點危險:他們可能會過度思想。有時候一個問題想不通了,甚至會痛苦。這些孩子的健康通常又比較差勁,因為不愛運動。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

More about 桑靑與桃紅

故事以書信、日記的形式來表達,雙線並行,雖僅寫桑青一生的四個片段,每部份卻是既獨立又連貫,真的很特別。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不是太投入,因為故事情節發展得有點慢。但就如作者所言,故事是愈往後愈有張力,也愈來愈吸引我。
作者分四部寫故事,既不累贅,又可不突兀地展現桑青隨着時間、環境的改變而逐步邁向精神分裂的深淵。

唯一不好的是,好奇的讀者如我,對作者輕輕帶過或略過的事件,總是心癢難搔。究竟瞿塘峽一別後發生什麼事呢?究竟桑娃是如何恨自己的娘呢?幸好作者在字裏行間留下些蛛絲馬跡,我不必全都靠憑空臆度。當然,留有幻想空間,讀者自會念念不忘。我看完後即有落寞的感覺,不禁問:「啊?這麼快便完了?這樣便完了?」

此外,作者也做到了她想做的事。她避開空泛的形容詞,讓讀者從她那訴諸感官的具體「物」象和「意」象中自己去感受和認識人物。我同意寫小說時與其拋一堆富麗堂皇卻空洞無義的詞語,還不如踏實、細緻地描述,讓讀者親自感受好。

2010年7月30日星期五

電影《秦俑》

早兩天看了電影《秦俑》,感覺是小說版好多了 。(忽然想到,其實成龍那套《神話》的意念是不是來自《秦俑》呢?)

可能是時間有限制的關係,電影省略了不少場面,對人物感情的刻劃也不夠深入,看的時候我總覺得是缺少了些什麼。

原本期待看看秦始皇在現代會怎樣呈現他的霸氣,誰知道原始蒙天放在現代遇見秦始皇這段被刪了,有些失望。

至於主角,我覺得張藝謀的樣子好像老了些,又不夠帥,哈。

整部戲最深刻的地方,是鞏俐。我很欣賞鞏俐在戲中的表現,她三個角色都拿捏得很好。無論是秦朝清逸剛烈的冬兒、民國發明星夢的十三點莉莉、還是九十年代曇花一現的日本少女,她都演得恰如其份,使人信服。

我尤愛片末那少女的嫣然一笑,煞是可愛,儘管我不是男生,我也被她迷住了。


另,之前說《傷城記》是我第二次看書時會感動落淚的書是記錯了,第二次應是余華的《活着》才對。唉,《活着》處處都叫人心酸。

色彩聯想 (issue 43)

小時候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特別水藍。這種顏色給我一種很清純、很溫柔的感覺。那時我並不喜歡紅色,特別是大紅,因為我覺得這種顏色很土、很艷俗。不過,在新年時,看見這種顏色還是我高興的,因為這給我一種溫暖、喜慶的感覺。

怎料當我再長大些,我對顏色的喜好竟悄悄顛覆了。對着水藍色的東西太久,我漸覺這是一種很容易看膩的顏色。本來對紅色沒好感的我,倒愈來愈喜歡這種顏色。這是因為張國榮?因為我在中學屬紅社?還是因為我的鄉土情意結,反覺得大紅的土氣其實是不加修飾的樸實美呢?順道一提,我覺得紅是很正氣的顏色。

然而,在別人眼中,我似乎是綠色的。有人直覺上認為我住青衣(儘管我不是),是綠社的一員(也不是)。我問為什麼,他們又說不出原因。我想,可能我平時話不多,處事淡然,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所以似一抹自然的綠吧!其實我也喜歡這種使身心舒泰的顏色,總羨慕別人那種活在青山綠水旁的生活。說來,我幼時屋後是鄰村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園,左邊是一方黛色的池塘,放眼盡是深深淺淺的綠。現在想起,童年時能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真好。

說及色彩,我還有許許多多的希奇古怪的想法。比方說,我愛用顏色去標籤不同的科目。中文/中化是紅色。英文是橙色。地理是綠色。中史是紫色。歷史是藍色。不知為何,我覺得這些顏色與這些科目最合襯,所以我不同科目的文件夾都是按這些顏色分配的。

至於衣服,我從沒有一件鮮色的。打開衣櫃,多是白色、灰色、卡其、墨綠、寶藍等素色的衣服,最明亮的,也只是鵝黃和淺藍而已。儘管我還年輕,但我總覺得我無法駕馭那些搶眼、花巧的衣服。說到底,我是個「潮」不起的老土怪。

2010年7月17日星期六

亦舒的《癡情司》、《傷城記》

More about 癡情司

很久以前朋友S推薦我看這本書,說這是《紅樓夢》的現代續寫,聽來很吸引,但我一直沒看過。

考完試沒事忙,往圖書館逛,看見這本書,又想起她的話,於是便借來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故事。

作者把許多《紅樓夢》的元素放下去,詩詞呀,人物呀,劇情呀(茶點那段很明顯是來自宮花那裏),讀的時候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故事不錯,讀完以後,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迷亦舒了。雖然我沒讀過許多她的書,但感覺上她筆下的女主角大多是堅強、獨立的,這正好鼓勵了在現實中浮沉的讀者(包括我)要積極面對人生,努力生活。這着實不錯。最難得的是,岱宇難遇上乃意這好友,讓她改變那原來悲傷的命運。

不過,我不喜歡她把影射薜寶釵的林倚梅寫得那麼壞。其實我挺喜歡寶釵的。我倒覺得她不是有機心,她處事圓滑僅是想息事寧人(如滴翠亭那段我不認為她是想嫁禍黛玉)。她一直是抱着「無爭」的態度去過日子。然而,許多人好像因黛玉的關係對她有偏見,把她想得很壞。其實我覺大觀園裏每個女孩都是可愛的,誰壞呢?(話說回來,我愛寶釵甚於黛玉,因為有時我實在受不了林黛玉那過於愛使性子的性格)


 
More about 傷城記

這本書是與上面那本一齊借的。

很可惜的是,因為中間去了旅行,又忙學校音樂會的事,我只可斷斷續續地讀完這本書。不能一氣呵成地看,感覺始終差了些。

故事發生在那個夏天。從這個故事裏,我理解到一些當時香港人的心態。

不過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文初陳知與父母關係弄僵那一段。我好久沒試過看書的時候難過得流淚了(對上那次是小時看《愛的教育》裏〈小抄寫員〉那篇)*。我在理髮時開始看這本書的,從沒想到讀到這段時,竟有幾顆淚珠落到書上。幸好沒有人發現,不然就羞死了。啊,想來,做孩子的我們常常嫌棄父母,卻不曾想過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心血,真該死!為人子女的都該讀讀陳開友和季莊的心底話,好使我們了解當父母的艱辛。

我覺得這本書最精彩的地方還是各人對自己、對家庭的反思,真的精警、到肉,易引起共鳴。

*原來我記錯了,第二次看得讓我流淚的書是余華的《活着》才對。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

塞翁失馬 (issue 42)

小時候讀〈塞翁失馬〉,覺得主角的經歷實在太曲折了,一匹馬竟可弄出那麼多事來。而那位老人家好像有預知能力似的,每次都很有智慧地看待事情,好厲害。

那時古靈精怪的我最注意的不是我們要在順境逆境時處之泰然這個道理,而是問:為什麼好事以後一定是壞事,壞事以後一定是好事呢?不能好好壞壞壞好壞嗎?為何非要好壞好壞梅花間竹般循環不息呢?現在想清楚,原來當中也有大道理。

最近中史老師常提及老子那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與「塞翁失馬」有異曲同工之妙。原來這裏面可以是很道家的思想--凡事都有兩面性,福禍是相依的(說來塞翁失馬是出自《淮南子》,難怪會有道家意味了)。

不過現在暫且把這高深的學問放到一邊,先談談多數人想起塞上伯伯這個故事,大多想起我們要順其自然地過活這個寓意。

事實上,對許多人來說,要學會像那個老伯般豁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不易。很多時,我們都會被快樂衝昏了頭腦,被憂傷壓倒至一沉不起。

我呢,幾乎沒到過「樂極」這個境界,但卻很容易被傷害,很容易因小事而執著得不快樂,痛苦得不能自拔。然而事後我才發現,我是因禍得福的。因為我在悲傷其間,得到過不少友善的人的支持。就算沒有人支持我,我總算學會如何獨自面對傷痛,讓流血的心痊癒。我因而成長,康復的過程也一次比一次快。知道有人關心我,又愈發變得成熟,誰又預料到會是因禍得褔呢?

因為自己的生活環境有過轉變,我曾時時幻想,如果我還在舊環境裏,我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呢?我會不會很不一樣?會不會比現在快樂、成功呢?我離開舊環境,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呢?頭幾年我不時這樣想,但現在很少這樣子了。因為過去就是過去,往事是苦是甜已與現在的我無關。我更無何必去幻想另一個決定下的自己。沒有人能立馬說出一個決定到底是得還是失,因為得失需時間的驗證。這刻的得,可能日後的失。誰知道呢?最好我還是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向目標進發,那就算曾經是失,我還有機會把它改變成得。

(這篇的中心好像有些亂,但既然在這個題目下想到這些,寫下亦無妨。)

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蜀國遊 (補遺)

這篇是記載旅程中有許多細細碎碎的事情。

1. 天氣
未到四川前,我還以為成都和綿陽的天氣會是很曬、很熱(可能是被鄰近的火爐--重慶誤導吧)。誰知那裏的氣候很宜人,就算在戶外地方,我也沒流過一滴汗。相反,回到香港的那一晚,由地鐵站走回家那短短十分鐘路裏我已難耐那又濕又熱的感覺。接着幾天天色晴朗得讓我有點懷念四川那涼涼的天氣。

2. 靚版陳法拉
不知道是四川人見得太陽少還是他們嗜辣,我見那裏不少的女孩子都是皮膚白裏透紅,水嫩水嫩的,好令人羨慕呢。其中三星堆有個導賞員十分漂亮,同學更稱她為「靚版陳法拉」,很多老師和同學都拉着她拍照,她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一些展品。四川果真多美女。

3. 口若懸河小王子
我們車的導遊叫小王子,他真的厲害得可以封王。導遊靠張嘴吃飯,會說話是不奇怪的。但這個小王子竟然在一個小時內滔滔不絕地介紹四川(真的連水也沒喝過),而且是面不改容,聲不沙啞,真的使人折服了。難道他的聲帶是特別構造的?
小王子其實是一個稱職的導遊,他可隨口講上一段歷史故事(雖然他偶爾記錯了一些細節),又會講講冷笑話、唱唱歌(唱得還不賴)為我們解悶,還不錯。

4. 語重心長的領隊
我們的領隊哥哥是香港人,他在旅程中沒有說過很多次話,但每次他一開口,年輕的他竟像我們的父母般教導我們。在回九龍塘的車上,他語重心長的叫我們好好學習,珍惜每個機會,又慨嘆現時香港人的陋習,叫我們不要學等等。我感覺到他是真心誠意地這樣說的,我也認同他的說話。不過,這些話由一個領隊口中說出來,感覺好奇妙。他似是我們的老師和家人多過一個領隊呢。不知道別的領隊是不是這樣的呢?

5. 我們是VIP
政府搞的團果然是受到高度重視的。當地的政府、學校、博物館等都以高規格來招待我們這群乳臭未乾的中學生,真的叫我們受寵若驚。他們待我們如上賓,把一切好的都給予我們,四處更拉有橫額歡迎我們,還有媒體來報導我們的訪問。我還真有些不習慣,覺得這好像做得太誇張了。畢竟,我們不是什麼重要領導,僅是學生罷了。最厲害的是,我們的旅遊巴是由公安車開路,以確保我們行程順利,隨行還有一隊醫療隊。公安大哥們更是一直貼身保護我們,我們到哪去,他們就跟到哪去,晚上就守在我們酒店的門口。這......我覺得我們好像成了very very important people。 他們這樣勞師動眾,我真的覺得不好意思。

6. 長虹
我們到過長虹的工廠參觀過。工廠大是不必說的了,但想不到廠內氣氛是這樣的,有點凝住的感覺。每個工人都默默在流水線上作業,不與旁邊的人說話,臉上沒表情。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生活是如何枯燥。耳畔響起單調的機器噪音,手上重覆幾千萬次同樣的動作,沒有別的,每天都這樣過。這多難熬!難怪富士康會有工人自殺了。若要我這樣待上幾天,我肯定會瘋掉。有些人是專責檢視電視屏幕的,他們的工作就是拿着搖控按按按,然後看電視機的畫面。我想,他們回到家中(或宿舍),一定不想再看電視了,如果再看,說不定會嘔吐。說來奇怪,在我們參觀的工序裏,大多工人都是女性。大概是因為她們較細心,能檢查得仔細些。不過我擔心她們這樣用神,眼睛很容易會壞掉。

7. 似曾相識
吃飯時老師說起Déjà vu / paramnesia/ already seen 。其實我有時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是第一次到某個地方,一種熟悉的感覺卻油然而生,覺得自己好像在夢境裏早就來過,好奇怪。席間聽老師說,才知道我不是異數,原來還有人試圖解釋這種狀態呢。真真叫我驚奇。但這種感覺說不定是我和某地的緣份呢!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

蜀國遊 (四)

這是一個交流團,來到四川,又怎樣不與當地學生來個親密接觸呢?

我們先在綿陽中學參加啟動儀式,再到綿陽實驗中學與那裏的學生交流。

內地的中學真的很大,如綿陽中學就可容納一萬多學生,我真的沒想過這個數字可以這麼大。這麼多人住在一個校園裏,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倒想試試住宿的生活。

兩所學校的學生都很友善、熱情,與他們交談時,我們可感受到他們的那顆純真的心。雖然他們的年紀比我們小,但他們的外貌和思想都比不少香港學生成熟。這可能是刻苦的環境成就他們的吧?

綿陽實驗中學十分認真地接待我們。而在交流活動中,學生都很用心地表演一項又項的節目,如唱民歌、跳街舞、表演樂器、魔術......他們的表現未必是最好的,但他們那份誠意卻是無庸置疑的。他們那簡單、樸拙但着力的演出深深感動了我。使我驚喜的是,那裏的老師毫不扭捏,都願意大大方方地唱起歌、彈起琴來,與我們同樂。他們平時與學生的關係想必也是十分親密吧!不然怎會表現得這樣自然呢?

川港學生互動的環節也不錯。打乒乓球、籃球等不說,最大型的互動節目是大家圍成一個大圈跳羌族的割莊舞。二百多人一起跳舞時的場面可夠壯觀的了,不知道羌族人跳這舞時人數會不會更多呢?這活動挺好玩的,可惜的是九州體育館內沒開冷氣,不少人在跳完舞後都熱得流汗了。

不過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和當地學生聊天的時候。通過交談,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兩地生活和學習的異同,從而反思自己的人生。我認為這才是交流活動中裏最寶貴的東西。幸好大家能有仔細、真心的交談的機會,不然,兩地學生不能熟絡起來成為朋友,那之後的活動都只是索然無味的例行公事而已。

2010年7月6日星期二

蜀國遊 (三)

這裏記的是眾人最難忘的地方--綿陽 北川地震遺址。 


雖然我們大致是乘車觀看新北川和舊北川的情況,但眼前的景像震撼了許多人的心。一路上天空都下着濛濛雨,也為我們這趟行程增添了凝重的氣氛。

我們先去看看新北川的建設。

新北川位處平原,放眼望去,都是一片遼闊的天空,這是為了減低地震時高山所帶來的傷害吧!這裏有很多整齊的新式房子,也有不少有羌族特色的建築物,間中還能看見那些藍頂的臨時屋。大多數的地方還在施工階段。

這裏沒什麼好說的,我只願這裏的居民能放下傷痛,重新生活。但使我驚奇的是,為什麼新城區的保安也那麼嚴密,每個路口都肅立着一個解放軍呢?

接着旅遊巴士便使駛往舊北川。原北川是羌族自治縣,也是大禹的故鄉。

車子一直走,我們由熱鬧的小鎮走進寧靜的山區。

路愈來愈蜿蜒,兩邊都是層巒疊嶂。從車子向外看,山好像不算太高,但每座山總有幾朵白雲掛在腰間,有點像仙境的感覺。難怪羌族人穿的鞋叫雲雲鞋。好美的地方。

儘管我們愈來愈靠近地震遺址,但就途上所見,仍有不少羌族人不怕再有天災,繼續留守故居,不願離開。他們重視自己的根的這份情叫人動容。

終於到了。由山上瞻眺群山抱擁的北川,好不蒼涼!一彎堰塞的河流,千百幢坍塌的樓房,還有那些埋藏在頹垣敗瓦和泥石流下的無數沒有了呼吸的生命,這樣畫面震攝了車上每一個人,人人皆黯然神傷。

深入縣城的時候,當地的居民來到車上為我們講解。來我們的車上講解的是一個三十來歲斯斯文文的男人。他一路都很平靜,語調平淡地告訴我們那原來是什麼建築,這本來是什麼樣子。他看似無異樣,但我卻分明地感覺到他在很努力地抑壓着心底那份悲傷。我的心都酸了。他是在不斷地重覆着兩年前的哀痛啊!這是一份多麼難受的工作!我別過頭,不忍聽下去,但眼眶仍禁不住是濕潤的。而窗外那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也使很多人心傷啜泣。

下車在公墓為遇難者默哀、獻上小白菊後,我們便返回酒店了。

回程的車上很靜很靜,所有人都默不作聲。

我為北川惋惜。這本來是個世外桃源,古樸的羌族人在這裏自給自足。但一場無情的地震卻摧毀了一切,把這個人間仙境破壞成一座荒城,辜負了這兒的青山綠水,白雲飄飄。我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羌族人不願離開這裏了。平坦的新北川除了新房子,什麼也沒有,哪裏比得上這座蘊涵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可愛山城呢?

蜀國遊 (二)

這個既然是歷史文化團,我們自然參觀了許多博物館了。雖然博物館的性質有些相似,但畢竟是開了眼界,我們對四川的認識也深入了些。

1. 廣漢 三星堆博物館

這個館子的主題是神秘的古蜀文化,可能是這樣,整個館的裝潢也有些詭異的感覺,場內的燈光暗暗的,冷氣涼涼的,哈哈。不過那些鬼釜神功的展品的確使人驚嘆。五千年前的人是怎樣造這些祭品的呢?

聽說這個半個人高的青銅縱目面具有千里眼、順風耳是因為四川乃是盆地,四處都是高山,那裏的人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特意把面具造成這樣,寄望可以有神靈庇佑,一償他們的夙願。香港山高樓更高,我們要不要長成這個樣子好眺望更遠的天空呢?



        

這棵通天神樹也是鎮館之寶之一,造工很精細。









2. 成都 金沙遺址博物館

這個館的內容是三星堆文化的延續,時間晚一些,但展品更精巧了。



這是河床裏找到的烏木,原來這是很珍貴的東西,小小的木頭勝黃金。有云:「縱有財寶一箱,不如烏木半方」,那眼前這棵樹豈不是十分值錢?






小小的太陽神鳥金飾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成都的非正式市徽,它的蜀繡製品也隨神舟六號上過太空。









3. 成都 四川博物院

由於這是五天行程最後一站,我們要趕飛機,所以參觀的時間不充裕。我們只匆匆地看了陶瓷館和四川民族文物館。


這個東漢時期的龜蟾魚陶燈造型很趣緻,好像是上下的燈一起燃點時,這座燈便會沒影子了。哎,沒留心導賞員的講解。









來到四川,當然要看看四大名繡之一的蜀繡了。熊貓的毛繡得絲絲入扣,而且還能有自然的陰影,真的是栩栩如生了。










這兩種彝族杯子有些殘忍,是用真的牛角和鷹爪造的。











樣子漂亮、名字好聽的雲雲鞋。羌族姑娘會親手做一對雲雲鞋送給心儀的男子作訂情信物,好浪漫呢。







後話

原來參觀博物館可以這樣專業,每個參觀者都可戴着一個接收器聽導賞員詳細講解,這樣既不會因導賞員聲浪太大而影響其他遊客,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清楚聽到導賞員的介紹,很好。不知道香港其實有沒有這樣的服務呢?

看了這麼多展品,我對中國古代的禮器有了些明確的概念,原來這是玉圭,這是玉璋,這是玉琮,這是樂器石磬

參觀博物館可以增廣見聞,可惜時間有限,我們不能慢慢欣賞各種展品。特別想是四川博物院,裏面有許多展館我們都無緣遊覽,不知什麼時候可以再來看看呢?

2010年7月4日星期日

蜀國遊 (一)



這次隨學校到四川遊覽和交流,真的是一個很寶貴的經歷,很值得記下來,讓我後細細回味。

*******************************


成都 杜甫草堂

中午的飛機誤點,我們在深圳機場等了很久,我還以為今天的行程要縮短,到不了杜甫草堂參觀了。然而我們是幸運的,到了成都以後,我們便馬上往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去。

雖是六月尾,但成都的天氣一點也不熱,天上還下着毛毛細雨,雨點落在身上,還有些涼涼的感覺,在這樣的天氣中,我的身心都鬆弛下來。我有預感,這會是個很難忘的經歷。

草堂是杜甫避安史之亂到成都的住處。在這裏,杜甫寫了不少著名的作品,比如說,《春夜喜雨》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真想看看他在什麼環境下留下這些千古傳頌的佳作。

進了草堂,四處都是蔥蔥鬱鬱的樣子。竹子成林,還有許多喊不上名字來的古樹、花兒靜靜地守在那兒,濕潤的空氣中充滿了草木的香氣,幽幽的,很舒服。草堂裏還有一條涓涓小溪縈繞着大大小小的茅屋。這樣的地方簡樸、靈秀,我也想住在這兒,好洗去一身凡俗塵埃。

灰沉沉的天空,濕漉漉的石板路,深深淺淺的綠在輕風中沙沙作響。在這樣的氛圍下,時間彷彿停頓下來。我們好像回到很久很久的從前,感受到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杜甫那顆悲天憫人的心。

噢,原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是這樣的;原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率真是這樣的;原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是這樣的......雖然眼前的景物並不是當時的景物,但我們身處同一個地點,感受同一種氣氛,好似也可以領略到一點古人所領略的,難怪有些人說,這是神交古人了。

可惜跟團始終是走馬看花,我們不能慢慢欣賞這個美麗的草堂。在這個鍾靈毓秀的地方,就算是靜靜地坐上半天也不厭的。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夢想之旅 (issue 41)

夢想的旅行,不想當旅行團的傻鴨仔,只希望當個瀟灑的背囊客,自由自在,悠悠閒閒,想到哪裏便到哪裏,想停留多久便停留多久,多好。

夢想的旅行,不必熱熱鬧鬧、十幾人出遊。和三兩知己,或獨自上路,更能專心體驗旅途的樂趣。

夢想的旅行,不一定刻意把每個景緻都用相機紀錄下來。真實地感受,將眼前的美好的一切牢牢記在心中,那才是真在屬於自己的回憶、永遠不會被遺忘的回憶。

夢想的旅行,不到全球化的大商場裏購物。到古老的小鋪逛逛,與當地人說說話,才可嘗到一絲生活的滋味。

夢想的旅行,不要走馬看花,只想細細體會。到每個大城小鎮尋幽探秘,看看風景、建築和人,嘗嘗地道的小吃,靜靜地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這樣的旅行才有意思。

可是,夢想之旅,何時出發?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

我想要的《石頭記》

家中只有一本少兒版的《紅樓夢》,一直想買一套屬於自己的《石頭記》,可是我找來找去,也找不到最合意的版本。有些符合我的A要求,有些符合我的B要求,老是沒有集百家所長的。再不然就是和我的心中版本相差不太遠的,現在已買不到或太貴了(但若全合我意,那貴一點還是值的)。

什麼樣的《石頭記》最合我意呢?又對我來說,如何才是最完備的版本呢?看看吧!

1. 是繁體字
 若是讀近代、當代或翻譯的文章,我不太介意它的字是繁還是簡。但我總覺得,用簡體字來讀古典的中國文章,實是別扭。

其一,簡體字實是不美,用它讀書,古文那份雅緻的文化氣息根本發揮不出來。
其二,以往的文人喜歡玩文字遊戲,比如說,「凡鳥偏從末世來」指的是王熙鳳,當你看見是此而不是彼時,你怎能體會當中的奧趣呢?在簡體字面前,有意思的漢字(有象形、指事、會意等的形體結構)就變得毫無意思了。
其三,用簡體字讀古文,着實不方便。舊時的文章常有通假字,用繁體字讀,按其型其音,很易猜得出是哪個字,但簡體字常常把字型改得面目全非,我有時還想不得那個簡體字原來是指哪個繁體字,更遑論通假字了。還有,小女子見識淺簿,文言文中常遇上不懂的生字,按其字型我大概還能猜出其意思,但在簡得不能再簡的簡體字前,我真的要投降了。

我好像對簡體字有一大堆牢騷。無他,最近欲讀幾篇《古文觀止》、明清散文,但我家中的都是簡體版(貧苦學生嘛,無辦法呀),讀時不能痛快淋漓,真煞風景。

2. 遣詞用句精妙者
《石頭生》版本眾多,當中內容差異的地方亦有太多。有時我喜歡這版的回目,有時我喜歡那版字句,若我字字去校對去修改,真的很不方便。舉例,在形容黛玉的容貌方面,我覺得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比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或其他版本好。不過要字字合我意,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我只是做夢而已。

3. 集齊所有脂硯齋評語的
聽聞曹雪芹為這本奇書最後定的名字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沒有脂硯齋點評,這又怎算完整的書呢?可惜沒有一版的書的脂批是全羅列出來的,若有一書是脂批全齊,該多好!曹先生寫書有很多伏筆、喑喻,有脂硯齋點評,我便覺豁然開朗。再說,脂批有時會暗示此書的真正結局呢(就算高鶚續書續得再好,這始終不是曹雪芹的原意)!及,看脂批,彷彿有人與你一起讀、一起分享,多好玩!

4. 有注釋
沒法子,我學養薄弱,要靠人指點指點,好使我明白當中的典故、風俗、方言及一些生僻的字眼。若是生字,最好有粵、普注音,那麼當我在心中默念句子時,不會因生字停頓下來。如每每遇生字便查字典,讀得不夠暢快。

5. 裝幀要樸素
現在市面上充斥着許多裝潢花哨的版本,我認為這把好好的一本書弄得俗透了。簡單就是美嘛!何必弄那麼多花樣呢?(所以我也石頭記比紅樓夢這名字好,清爽、樸實無華)
另外,如果這是線裝書,也不錯。即使是附庸風雅,也好呀!聽着古曲,喝着清茶,握着貌似古籍的書,感覺應是很奇妙。好似返回古代,置身在大觀園中。哈!

6. 有附錄
這附錄包括的東西可多了,可自成一冊。
首先,要有人物關係表。書中的人物多不勝數,關係又複雜。若沒此表,粗枝大葉的我很容易會糊塗起來。雖網上也有好心人弄了這些表,我始終覺得不夠仔細,若所有角色都放在表中就好了。
此外,要有人物簡介,無論大小角色,都紀錄在案,讓人知道角色的性格,做過的重要的事。有時一些不顯眼的角色在一回出現了,隔了十幾回再出現,明明覺這名字眼熟,卻記不起他在哪裏出現過,做過什麼事,然後我要不斷往前翻,找出那個人來。有這介紹就方便得多了。
另外,要有大事時間表。石頭記中主角度過了好幾個春秋,當中發生了許多重要大事。若有此表,我便可從中看見主角的成長、榮寧的興衰。
還有, 附錄要有圖譜。我不是古人,又沒厚實的知識。我好想知道書中對人物的樣貌和衣飾、食物、器具、擺設、花草及居所等的描述,以圖畫呈現出來是什麼模樣。我對這些生活細節很有興趣,從這些小事物可反映文化和歷史呢!我真想看看書中那細分的顏色其實是指怎樣的顏色,他們吃的、用的、穿的、住的又是如何精緻。
當然,除了畫出大觀園的景緻,還要有大觀園的平面圖。我想知道各位好兒女住在大觀園東南西北哪一方,他們之間住的遠近如何。
雖這不是史書(但「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我同意章學誠增圖譜的主張,試想想,光是看看這些圖畫已夠賞心悅目了。
最後,把書中的詩詞收錄起來,方便隨時閱讀。

若書這樣合意,我便不必事事GoogleIt。再說,有時靠搜尋引擎,不一定會找到想知的事,找到也不一定正確的。

我可能太吹毛求疵、太貪心了。但如果真有這樣的《石頭記》,我一定買!
現在我讀的,是維基文庫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對我來說,這算是不錯的版本了。
但常常要上網才可讀到,實在很麻煩,我有想過把它拿到影印鋪列印出來,但卻發覺,這樣做費時耗力,不劃算。因為這個版本的脂批是紅色,若我要彩色列印,一定很貴。黑白列印呢,那脂批與正文就幾乎一樣。那我要一句一句把散落文中的脂批的字型改小一號,以作識別。但脂批何其多!我要改多久才改得完呢!再說,我即使把全部文字改小至便利閱讀的上限,每一回大約佔二十頁A4紙,統共八十回,每頁當兩毛錢計,要港幣三百二十元。對我來說,這又不是最好的版本,又要花那麼多時間、精力,拿着這些錢可輕鬆買到許多版本的《石頭記》了(雖未必合意),所以想來又覺不值。

我究竟該怎樣做才好呢?能符合我前四項的要求,已是不可多得了。事實上有沒有相差不遠的版本可供我購買呢?唉。

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

人細鬼大

在前往補習學生家的小巴車廂內,我聽見有位乘客對着手機那頭大聲地呼喝着--

「你又喺度打麻雀呀?你成日顧住打麻雀,搞到我個頭好暈呀!」

「打麻雀打麻雀,咪又係輸晒啲錢!輸晒啲錢畀呀盧太呀佢地!」

「唉,淨喺識得打麻雀,唔好打啦!盞輸晒的錢。」

‧‧‧‧‧‧

原本這些說話沒什麼特別,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有人勸別人減少賭博。不過,當我聽到以上的話語出自一個稚嫩的六、七歲孩子的口中時,我的心中不免泛起一絲詭異的感覺。

我真不知道是孩子學得好還是他的家人教得「好」,這孩子用的是十足成人的語調,非常「老積」。

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是在埋怨自己的母親顧着打麻將,不理家事,所以我覺得孩子說的語氣雖有些滑稽,但仍是情有可原。不過,後來我才發現原來他是在和他婆婆說話,我就覺得孩子說得有些過火了。始終,無事可做的老人家找些事兒打發一下時間,不算過份吧(可能因為我家中沒人嗜麻將,不能深感打麻將之禍害)?!何況,媽媽比較親,小孩這樣說,媽媽還是不會感得不太好過;但婆婆不同媽媽,小孩這樣說,叫婆婆的面子和她那身為長輩的威嚴往哪兒擺呢?

養不教,父子過。小童在通電話的時候,他身旁的父親竟沉默不語,任由孩子「義正詞嚴」地「教訓」婆婆。難道他心中對岳母也有很多怨言,要藉兒子之口來宣洩不滿?幸好,當孩子通完電話後還喋喋不休地投訴婆婆打麻將時,父親終於開口,說了一句不溫不火的話:「好啦,以後唔可以咁樣同婆婆講野,知唔知?」

但,這個父親會不會教訓兒子教訓得太遲、太溫和呢?我始終認為,他應該在孩子通電話時就制止他如此不禮貌地說話。或,他應該在更早的時候教導孩子要學懂尊重別人。

這次見聞,可算是我是次外出的「亮點」。

只是,小巴的冷氣使我那稍稍紓緩的頭痛又再發作起來,真可惡!

從沒試過感冒時頭會痛得這麼厲害,我開始嘗到唐三藏那緊箍咒的威力,可我不是孫悟空!

感冒讓我與兩次星期五的field trips失諸交臂,但也讓我可在周末、日放鬆下來,好好休息。

原來,凡事可以兩面看,甚至多面看。這也是我要學習的東西。

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

一件小事

最近重讀《吶喊》,當中有一篇〈一件小事〉,講的是作者如何重卑微的車夫身上看出人性的美好。想不到今天,我也遇到一位善良的婆婆,她那小小的舉動同樣感動着我。

很多時候,我那放在錢包裏的八達通在拍卡時都會沒有反應,這次也是。早上我乘小巴時拍卡付車資,結果八達通沒有如常地「嘟」一聲發出聲響。我猶豫好不好立刻再試拍卡時,司機叫我在下車時再給錢,於是我便坐下來了。

我打開錢包(副幣和八達通是放在同一個地方的),想着該如何擺放八達通才令它感應靈敏些,弄了一會兒,我還是放棄了,把錢包放回袋子中。

這時,坐在我旁邊的婆婆忽然把手遞過來,對着我慈祥地笑,原來她掌中有幾塊零錢,示意我把錢放到小巴的錢箱中。缺少了一條腦筋的我還以為她是要我幫她把錢放進錢箱。由於車輛在行使中,於是我說:「司機說可以下車才付錢。」她說了些什麼,但我聽不明白,意思大概是堅時要現在付錢。

看她一直笑咪咪的,我猜,她是不是誤會我沒錢,想替我付錢呢?於是我問:「這是你的嗎?」事後才發現,笨拙的我實在問得太含糊了,我的意思其實是那些錢是不是她自己的車資。但當時我見她直點頭,以為她是還未付錢。碰巧遇上紅燈,我馬上接過錢走出去,一手拍我的八達通卡,一手把婆婆的錢投進過錢箱中。

回到位子坐下後,婆婆問我為什為那樣傻,又拍卡又付零錢。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她真的是着好意為我付錢。我這才明白她剛才說什麼「下車時再給錢要找續很麻煩」是什麼意思。原來她以為我沒有零錢,要在下車時付鈔票。看她為我花了冤枉錢,我很過意不去,想把錢還給她,她卻不肯要,只要笑着說她平日也會帶着充足的副幣上街。

我心中真的很感激。想不到我從沒開過口,已有一位熱心、細心的陌生人為我伸出友誼之手,為我排難解紛。我這樣說或許有些誇張,但我真為自己的遭遇感到高興和動容。不過回家後,我又感到很慚愧,因為,冒失的我竟沒有向婆婆道謝過。不擅辭令的我真的要好好學習說話的技巧。如果有機會再遇見那位婆婆,我一定衷心跟她說一聲「謝謝」。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祝願父親早日康復

父親在這個星期內就要做手術了,希望有心人能為他祈禱,願他手術成功,可以早日康復。

父親入了醫院十幾天,上星期醫生才診斷出原來他是腰部細菌入骨。

爸爸是做體力勞動的,但他卻因腰部疼痛而躺在床上動彈不了,有時還忍不住叫了出來,可見那痛楚是多麼的厲害。看見他那樣辛苦,我真的很難過。我這時才知道自己是多麼沒用,什麼也不懂,什麼事也幫不上忙,掙不到錢、照顧不到爸爸。就連每天探望他,我都做不到。為什麼探病時間只限晚上五時至七時,為什麼音樂部的練習往往都要在傍晚呢?對我來說,音樂節的獎項決不及父親的健康重要。

有時我希望自己是理科生,因為這樣我起碼可以對父親的病情有多些了解,也可以開導一下家人。我婆婆(家裡稱嫲嫲為婆婆)愛子心切,經常因擔憂爸爸而吃不下飯,睡而睡不好。這刻,我才對「茶飯不思」有了新的理解。或許她是過慮,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看着一位老人家嘆氣、流淚,我也同樣難過。不過,我明白,家裡愈是這樣,我愈要堅強、樂觀,生活上有什麼不快的事我也管不了了。我只想我臉上的笑容能使家人放鬆些。

今天我打這個blog, 是希望大家能為我父親祈禱。我相信,集合大家的真誠祝福,爸爸一定會快些好起來的。衷心感謝你們的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