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2012
趕得及在聽學校辦的《桃姐》電影講座前看了電影。
不知為什麼,最近變得特別眼淺,看電影很容易流淚 。這電影我幾乎是由一開場便眼濕濕,中間常流淚,到完場還是這樣。電影其實不煽情,很平淡,很寫實。(想起呂大樂說,如果是一般的商業電影,劉德華推着坐在輪椅上的葉德嫺的那一幕,會有這樣的劇情發展--輪椅壞了/遇上一些障礙,劉要背起葉,然後二人親密地頭貼着頭盡訴心中情,以達致感動、催淚的效果。)
邊看電影,邊覺得老年問題確實很棘手。究竟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讓老人家安享晚年,或者說,更有尊嚴地度過餘下的日子呢?除了說親友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我們能不能用一些社會制度去幫助他們呢?政府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呢?
也很害怕面對老去的境況。朋友都說,趕快結婚生子吧。細想下來,這無法釋除我的恐懼。結婚生子能保證些什麼呢?伴侶先你而去,子女不孝順的話,那只是徒勞。如電影中一些有親人的老人常以羨慕的眼光看着桃姐,因為 Roger 這個「乾兒子」常來探望他,而他們的親人沒有。再者,即使子女孝順,也不能寄望(自己亦不願意勞煩他們吧)他們能為你做很多的事,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一如桃姐對 Roger 的態度)。另外,我真的無法想像當自己去到一個無法自理的地步時,我可以如何自處。難怪葉德嫺如此支持安樂死。
看了電影,更加確定我將來不想住老人院。那是一種沒尊嚴的生活。我不想這樣過日子。不想,真的不想。
電影很低調地處理了一些問題(如梁天、秦海璐)。大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原來老人院裏飾演老人的,除了演員,也有那裏的真正院友。劉德華說那位叫葉德嫺釘鈕的婆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很精靈的。至於常坐在門口的伯伯,原來也真是這樣。
聽了講座,覺得劉德華挺親民的。難怪他這麼受歡迎(原來不在嘉賓名單的他出現在講堂時,大家一陣歡呼)。
2012年3月31日星期六
Hugo
08/03/2012
第一次看3D電影。3D得漂亮和真實的,當然是片頭的雪花了。
在巴黎的故事,店鋪名呀餐牌呀書呀什麼的都用法文,不過大家說出來的是英文,不夠「原汁原味」呀。
故事當然是向 Georges Méliè 致敬了。把一個真實的人和事融入一個虛構的故事中,感覺頗特別。
Hugo 常說一些令人感動的說話。
P.S.
這陣子一直在忙。隔了這麼久才寫,欠了興致,也忘了一些要說的話。只大概寫寫權充紀錄好了。
不過,我很記得坐在我前面的那個男人很高(他的頭髮也高!),又坐得很直,結果遮了我半個銀幕,害我整齣電影都得把身子挨到一邊歪着脖子看,累死了!唉,人長得矮就有這個壞處。
第一次看3D電影。3D得漂亮和真實的,當然是片頭的雪花了。
在巴黎的故事,店鋪名呀餐牌呀書呀什麼的都用法文,不過大家說出來的是英文,不夠「原汁原味」呀。
故事當然是向 Georges Méliè 致敬了。把一個真實的人和事融入一個虛構的故事中,感覺頗特別。
Hugo 常說一些令人感動的說話。
P.S.
這陣子一直在忙。隔了這麼久才寫,欠了興致,也忘了一些要說的話。只大概寫寫權充紀錄好了。
不過,我很記得坐在我前面的那個男人很高(他的頭髮也高!),又坐得很直,結果遮了我半個銀幕,害我整齣電影都得把身子挨到一邊歪着脖子看,累死了!唉,人長得矮就有這個壞處。
標籤:
歌舞影話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
The Artist
29-02-2012,第一次去看黑白無聲電影(《星光夢裏人》),有點新鮮的感覺。
雖說無聲,一直也有背景音樂帶動氣氛。開始時那個戲中戲(想起 mise en abyme 這個在比較文學裏學過的詞),看見舊時電影院的樣子像音樂廳一樣,大銀幕前面還有一隊管弦樂團即席演奏,為電影配樂。我有點驚訝,也在想,如果我看電影時,面前也真有管弦樂團為電影配樂,那多好!
我覺得電影的音樂很能帶動人的情緒。最感動我的是一段鋼琴樂曲,那大概是 George Valentin 在餐廳聽見 Peppy Miller 說老演員要 「make way for the young」至到男主角自導自演的電影 Tears of Love 落幕的那段音樂。聽着這動人的琴聲,淚水在眼眶打轉。因音樂而感動,令我想起 Nodame 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演出時激動落淚的情境。原來因音樂而流淚並沒有任何誇張的地方。
不過真正流下眼淚的一刻,是男主角要解僱管家的那一幕。
聽不見故事人物的話語,其實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想像空間。觀眾得認真地看,然後猜猜他們在說話,其實也挺有趣的。看見那些偶爾出現的精短字幕,我即時聯想起上學期 Common Core 看過的《阮玲玉》。那也是戲中戲,是三層的戲中戲,最入面那層的電影就是這種無聲電影,也有這樣的字幕。
其實也不是完全無聲。男主角由玻璃杯開始「聽見」聲音,直至樹葉(還是羽毛?)震盪有聲地落在地上(對男主角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也想起「輕」與「重」的關係),那些背景聲音的出現是我意想不到的。最後那一段人物也說話了。
男主角常有幻覺,如他聽見聲音,看見眾人的嘴唇對他念念有詞,看見自己的影子要逃,看見迷你的自己在反抗。
男主角衝進老闆辦公室理論不果後出來時與在門口一旁的一堆老闆的下屬/幕後工作人員的相視的場面,又令我想起《阮玲玉》開始時在浴室裏商論電影的電影人。他們都是男的。課上說,這顯示了男性主導電影事業,女性只是從屬的角色。再從 feminism 這個角度想想,我發現在 The Artist 裏,能開口說話的只有男性--George,老闆,導演和助導(George 幻覺裏那堆女孩子也只有笑聲,沒有說話)。女主角也沒說話的機會。對了,助導最後那句「Silent!」是一個 oxymoron (English Studies 裏學的)吧!
聽不見故事人物在說話,觀眾仍能樂在其中。是演員的努力,也是音樂的魔力。那麼,過去一些電影電視劇的人物話語,有許多其實是不必要的?無聲電影,忽然讓我想起 Franz 厭惡虛浮話語的想法。
結尾時女主角危險的駕駛車子,我還以為結局會是女主角撞車身亡,男主角自殺不成。哪知道是個 happy ending,我心中竟然有點失望。
P.S.
1. 怎麼看這部電影會令我想起許多學過看過的東西?
2. 有朋友說,看過一些評論後,決定不看 The Artist。的確,這電影沒有什麼深刻的道理,但我覺得,去看看無聲黑白電影,其實也挺新鮮有趣的。
3. 電影中的小狗真的很聰明呀。
4. 看《我的華麗皮囊》時,未正式播放電影前,有新片的預告,就在那時看見 The Artist 預告。看見女主角把手穿進男主角西裝外套的衣袖裏裝作跟男主角相擁,覺得很有趣。就在那刻,我決定,嗯,一定要看這電影。終於看了,不錯呀。
雖說無聲,一直也有背景音樂帶動氣氛。開始時那個戲中戲(想起 mise en abyme 這個在比較文學裏學過的詞),看見舊時電影院的樣子像音樂廳一樣,大銀幕前面還有一隊管弦樂團即席演奏,為電影配樂。我有點驚訝,也在想,如果我看電影時,面前也真有管弦樂團為電影配樂,那多好!
我覺得電影的音樂很能帶動人的情緒。最感動我的是一段鋼琴樂曲,那大概是 George Valentin 在餐廳聽見 Peppy Miller 說老演員要 「make way for the young」至到男主角自導自演的電影 Tears of Love 落幕的那段音樂。聽着這動人的琴聲,淚水在眼眶打轉。因音樂而感動,令我想起 Nodame 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演出時激動落淚的情境。原來因音樂而流淚並沒有任何誇張的地方。
不過真正流下眼淚的一刻,是男主角要解僱管家的那一幕。
聽不見故事人物的話語,其實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想像空間。觀眾得認真地看,然後猜猜他們在說話,其實也挺有趣的。看見那些偶爾出現的精短字幕,我即時聯想起上學期 Common Core 看過的《阮玲玉》。那也是戲中戲,是三層的戲中戲,最入面那層的電影就是這種無聲電影,也有這樣的字幕。
其實也不是完全無聲。男主角由玻璃杯開始「聽見」聲音,直至樹葉(還是羽毛?)震盪有聲地落在地上(對男主角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也想起「輕」與「重」的關係),那些背景聲音的出現是我意想不到的。最後那一段人物也說話了。
男主角常有幻覺,如他聽見聲音,看見眾人的嘴唇對他念念有詞,看見自己的影子要逃,看見迷你的自己在反抗。
男主角衝進老闆辦公室理論不果後出來時與在門口一旁的一堆老闆的下屬/幕後工作人員的相視的場面,又令我想起《阮玲玉》開始時在浴室裏商論電影的電影人。他們都是男的。課上說,這顯示了男性主導電影事業,女性只是從屬的角色。再從 feminism 這個角度想想,我發現在 The Artist 裏,能開口說話的只有男性--George,老闆,導演和助導(George 幻覺裏那堆女孩子也只有笑聲,沒有說話)。女主角也沒說話的機會。對了,助導最後那句「Silent!」是一個 oxymoron (English Studies 裏學的)吧!
聽不見故事人物在說話,觀眾仍能樂在其中。是演員的努力,也是音樂的魔力。那麼,過去一些電影電視劇的人物話語,有許多其實是不必要的?無聲電影,忽然讓我想起 Franz 厭惡虛浮話語的想法。
結尾時女主角危險的駕駛車子,我還以為結局會是女主角撞車身亡,男主角自殺不成。哪知道是個 happy ending,我心中竟然有點失望。
P.S.
1. 怎麼看這部電影會令我想起許多學過看過的東西?
2. 有朋友說,看過一些評論後,決定不看 The Artist。的確,這電影沒有什麼深刻的道理,但我覺得,去看看無聲黑白電影,其實也挺新鮮有趣的。
3. 電影中的小狗真的很聰明呀。
4. 看《我的華麗皮囊》時,未正式播放電影前,有新片的預告,就在那時看見 The Artist 預告。看見女主角把手穿進男主角西裝外套的衣袖裏裝作跟男主角相擁,覺得很有趣。就在那刻,我決定,嗯,一定要看這電影。終於看了,不錯呀。
標籤:
歌舞影話
訂閱:
文章 (Atom)